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重庆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重庆江津真武场的百年风云

2023/11/12 15:16:58发布44次查看
浏览器版本过低,暂不支持视频播放
午后,重庆江津区支坪街道办事处真武渡口。
让人慵懒的阳光晒在綦河,一派波光粼粼;通往渡口的石阶因行人众多,早被鞋磨得发光或呈无数凹槽;需二三人才能合抱的黄葛树,枝繁叶茂,一些新芽努力往河边方向生长……
真武古渡口外界鲜有人知道,这个渡口迄今存在了300多年,摇桨撑船的场面也延续了300多年,渡口旁的真武场更在300多年的历史烟云中,缔造出现存的重庆之最——在一个场镇居然藏着客家移民会馆遗址群。
值得一提的是,客家移民会馆遗址群经文物普查和专家考证,属国内罕见。
从场口往渡口信步,福建会馆天上宫、广东会馆南华宫、江西会馆万寿宫……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岁月静好。
活化石
代勤华今年56岁,古渡口现在的撑船人。河面宽百余米,天亮开工,日落栓船回家,是他每天的生活写照。半夜,若遇两岸的人遇突发疾病等紧要事,他也会来撑船。
代勤华今年56岁,真武古渡口现在的撑船人。
目前,他撑的船是铁皮船,单次每人1元。迄今,他撑了约20年的船,渡人渡肥料也渡猪牛等牲畜。时间再往前推,他祖辈也在渡口讨生活。以他记忆中,30年前,渡船是义渡,免费。义渡结束后,单次乘船收费从2分、3分、1毛5分、5毛,涨到现在的1元。
代勤华今年56岁,真武古渡口现在的撑船人。
“每天,要渡100多人次。”他讲,靠力气吃饭,累也苦,但想到能解决真武场与对岸7个社的4000多人出行,很欣慰。少顷,有村民抬来几个用铁笼子装的猪仔,代勤华赶过去帮忙装船。
正要开船,岸上有妇女高呼,“还有一个”。竹篙立即稳稳地插进渡口石缝。等待妇女上船。
代勤华跟随便遇到的当地人一样,凡谈到古渡口或真武场话题,都能对当地的历史侃侃而谈。
“现在,这条河把真武场分隔对岸,确实不方便大家出行,”他说,“但是,300多年前,因河才有现在的真武场。”
真武古渡口至今还是连接两岸便捷的水上通道
“真武场的繁华往事,离不开河更离不开船。从撑船摇桨的渡船层面讲,它是古镇延续至今的活化石。”街道经发办的周姓工作人员说,江津地方史的信息表明,清康熙六年(1667年),全县114户,1032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的客家人到来,清末时的江津人口达到了80万。綦河边的真武场,逐渐成为顺河而来的客家人重要聚居地之一。
真武古渡口旁的石碑上依稀可以辨认出上面遗留的渡口名称
“他们划船而来,定居后,划船把川盐中转到贵州。贩卖川盐带来的财富开始在这里聚集,鼎盛时期,真武场出现九宫十八庙及马家洋房等名噪一时的建筑。最有名的,当数保存到现在的客家移民会馆群。”
客家人
79岁的王大钧住福建会馆天上馆旁的天上路。
79岁的王大钧住福建会馆天上馆旁的天上路
他讲,他五六岁时,古渡口的繁华仍在。那时,河面没有渡人渡货渡牲畜的船,数量最多的是贵州方向驶来的乌篷船。乌篷船外形很有意思,它宽不到1米,长约2米,“贵州人把山货用乌篷船运到真武场来卖,卖完货再卖船。”
跟贵州人做生意的,是在迁来当地、已繁衍数代的客家人。
天上路13号的天上宫是当年的福建会馆来自史料的信息表明,客家是汉族九大支系之一,汉语广东方言称为“哈卡”,有“客而定焉”或“家户”之言。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住在黄河流域一带,为躲避西晋永嘉之乱、唐末战乱以及南宁末年蒙古元军侵宋等,先后大批南迁过长江、进入赣、闽及粤北等地(泛指湖广),为有别当人遂称其客家人。
山货交易和运盐入黔,使真武场成了真正的水路商埠码头,同时也变成了客家人居住的川渝中心地带之一。
福建会馆里至今还供奉着妈祖人以群分,这些来自湖广、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人聚一起时,追亲寻祖之情日增,先富起来的,牵头筹资建立会馆。群分以原籍、语言,甚至习俗为粗细条,遂出现了福建人的天上宫、广东人的南华宫、江西人的万寿宫,以及不分原籍可聚在一起进行“民间断案”的灵官祠。
袍哥“断案”
谢成开今年90岁,住在灵官祠附近。现在,灵官祠遗址仍在,属一楼一底夹壁房,面积累计三四十平方米。
90岁的谢成开的曾祖父是街上的袍哥他回忆,他三四岁时,祖父是真武场码头信字堂的袍哥大爷,屠户,为人正直。正因如此,祖父常被街坊邀去灵官祠“断案”。
在谢成开的记忆中,灵官祠“断案”方法奇特且市井味浓郁。
当年袍哥"断案"灵官祠如今已有住客那时,小至吵嘴打架,大到拆房掀瓦之类的街坊纠纷,双方各觉在理又互不相让时就会来到灵官祠前,各自杀鸡或宰鸭后,赌咒发誓据理力争,强调自己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然后,双方进灵官祠,在谢成开祖父等当地有威望者前陈述,求公断。
谢成开家的堂屋内,挂有他祖父遗像谢成开家的堂屋内,挂有他祖父遗像,服饰和发形是清朝时期的褂子及长辫,双眼特有神。他讲,若祖父活到现场,应该有140多岁了。120多年前,祖父开始“断案”。
来自支坪街道办事处的消息说,曾经,真武场的客家人确有“气死不打官司”世象。当地有块石碑,刻的那副对联是有力佐证。上联,“气死莫告状请君抬头望”;下联,“家当搞完了还要拖身账”;横批,“赢了猫儿输了牛”。
优秀近现代建筑
谢成开等当地高龄者,谈真武场曾经的繁华时,都说到一个共同特征:九宫十八庙,雨天从街头到巷尾,不湿脚(建筑或民居一幢接一幢,甚至街面都被长廓履盖着——记者注);真武渡口,商船不分昼夜停靠驶离,饭馆旅舍从不闭户。
真武场上的马家洋房当年马家洋房的全貌当时的繁华,现在有实物佐证的是马家洋房。上世纪初,有马氏三兄弟迁来真武场,先在场上办碗厂,财力渐盛时,又开了锅厂。铸的锅是盐锅,从水路运四川自贡换川盐,然后顺水路运回,再把川盐转运贵州。
马家洋房存放食盐仓库的墙有一米多厚为防止歹人抢劫盐库,仓库的门窗离地都很高。
这样的经营模式让马家财富如滚雪球般增大。1920年,马家风云人物马季良,在当地建起有广场、仓库、住宅、花园等设施的庄园,施工图由当时的洋人领事馆提供,然后结合中式风格,耗时3年方才完工。现在,走进马家洋房,窗、大门,甚至落水管等,仍掩不住当年的豪华及高超建筑工艺。
马家洋房内部至今保存还较完整在马家洋房的大门外,有块牌子,其信息表明属“优秀近现代建筑”,公布单位是“重庆市人民政府”。
漫步在天上宫、南华宫、万寿宫,感受到的古风更甚。天上宫又叫妈祖庙,香火不断,人气旺;南华宫,亭台、戏楼、书楼……当年的庭远深深近在眼前;万寿宫,楹联传递出浓浓的封建时代色彩,是当年江西籍客家人的信仰写照。
国内罕见
现在,主城能看到的移民会馆为数不多,真武场能见到的就有3座。单从数量上讲,这意味着什么?
据湖广会馆《重庆会馆志》对外发布的消息称,解放前,由于轰炸、火灾等原因,主城90%以上的会馆消失,曾经会馆密布的沙坪坝、磁器口,会馆数量惨降成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本世纪初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庆移民会馆的分布遗址逐渐清晰,现存会馆遗址共69处,分布于渝中、九龙坡、江北、渝北等24个区县。
真武客家会馆群的南华宫(广东会馆)真武客家会馆群的南华宫(广东会馆)内部
需要补充的是,这些遗址中,渝中区湖广会馆保存最为完好,是中国主城区现存最大的古代会馆建筑群;巴南木洞的万寿宫,始建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是重庆现存年代最久远的会馆;江津真武场会馆遗址群,则是国内罕见的客家会馆遗址群。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黄艳春/文 冉文/摄
重庆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