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工厂智能化”为基础的工业4.0概念的提出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实施,服务机器人被列为十大战略支柱产业之一,“机器换人”已是趋势。在此背景下,国内许多企业纷纷搭上了智能制造的快车,机器人研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未来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那么,如何实现服务机器人跨越发展小笨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发力!
国产机器人的劣势明显
一是市场接受度不足。由于服务机器人在近些年才开始走上市场,很多民众对于这些产品并不了解,认知也不充分,导致消费市场难以快速扩展。而且,服务机器人细分领域众多,要想全面推广普及,也十分不易。同时,成本高昂,就算消费级产品价格也仍然不够亲民,超出了很多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二是,我国机器人应用工程起步较晚,产业基础薄弱。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需要材料、机床、电子等行业的配套支撑。有报告指出,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方面的产业基础薄弱,机器人配套企业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产品系列和批量化供给能力都与国际知名企业有较大的差距。
国产服务机器人要从哪点发力
第一、抓住政府政策扶持机遇。国家有关部门一直鼓励发展国产机器人,希望降低对国外整机产品的依赖程度,鼓励国内企业做机器人设计和生产。受到政策利好,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集群效应明显,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迎头追赶的区域格局。
第二、建立行业相关标准。通俗地说,标准化包括标准的编制、发布、宣贯和实施的全过程。技术标准是技术的凝炼,标准化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重复,标准是产品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标准化是先进制造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平台,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
第三、与高校共同培养机器人人才。对于高校来说,则要紧跟市场发展需求和国家政策号召,加快加深相关专业开设,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和挑战人才培养侧重,通过与企业的深入交流,让高校人才能够接轨行业、接轨时代。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和排头兵,高校的作用和价值非常重大,只有高校做出了真正的努力和调整,人才培养才能真正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