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这一行,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人都称我老惯,经历过大风大浪、经历过三起三落依然对养鸡事业死性不改热情不减的老惯,谈起养鸡,依然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丝毫不减当年,不但自觉养鸡经验如同双手的老茧一样“丰富”,而且对于身边养鸡人的故事收藏颇丰。现在不时有人和我探讨养鸡知识和对养鸡前景的展望,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对养鸡前景的分析。
养殖是个辛苦行业,想入坑养殖业的和已在坑里苦苦挣扎小伙伴们,我认为养鸡和其它行业一样,一年入坑两年入门三年才有小成,你计划养殖,除去这样那样的因素,你能不能在这一行熬过三个冬季三个夏季,自觉熬不过或者是想捞一把就走人的,我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因为别人挣的可能就是你填坑的学费,你伤不起!
其二、有了熬过三年这个打算后,决定入坑投身革命了,就要做一行爱一行习(习惯)一行,在养殖过程中系统的学习,体会养殖,不要轻易相信网上那些东拉西扯的高深理论,网上那些理论知识是养殖大家们有绝对的基础知识后的无穷无尽的玩法,不是初学者一下子就能够领悟和力行的,干实业都必须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去践行,没有捷径。
有了这些准备后,啥时候入坑都不晚,尤其是养殖这个行业,一年兴亡多少人?每年都有大批的人才进进进出出,这个太正常不过了,不要因为你看到某个侧面就对养殖业盲目乐观或者看到某个层面你就对养殖业心灰意冷,这都是对养殖业不正确的认识。养殖再艰难也要人来做,再难做,每年都要造就“二八定律”这批富翁,如果你准备充分,又踏实去做了,这百分之二十的机会或许就有你的一份,否则,你永远都是一个看客,一切的一切都与你无关!
今年因为家人要求,我离开熟悉的地方发展,半年后回来,发现市场上多了几个陌生的面孔,而且还是这么的年轻,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妖风把他们吹到这里来的。因为彼此经常出没市场,渐渐有了交集,了解后才知道,他们是初入坑的养鸡人,因为初入行经验不足,养的鸡根本不对我们当地的消费习惯,他们只好向外面的世界发展,通过他们对互联网的熟悉,最后却把我们这里的这些“烂柿子”远销到了江浙和两广。
他们年轻人有思想有活力,他们通过总结这一批鸡的得失得出:初入行,经验不足,选择品种方面不对当地市场消费,需改进,以适应大众消费。(这次让他们知道了养殖千里寻苗,也让他们懂得了万里促销)他们接着分析,这次没有赚到足够的钱,是因为初入行,养得少练手,就单只利润还是相当可观,几百千把只不够日常消费,加大到足够量利润就起来了。
凡此种种,他们精心策划了一番,然后扯掉原来的养殖场建立起了合作社,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他就问我:唐老师,为什么我们合作社养的那个鸡那么瘦?而且长势特别慢!我问了一些他们养鸡的日常工作就沉默了,一个***养一千只鸡过家家玩玩可以,如果没有相关经验,仅仅养过几天鸡就上马一个企业,要知道养百万只鸡和养一千只鸡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不懂得鸡的集约化管理,只是靠在网上收集一些零碎的养鸡资料就能够养好10000000只散养鸡的同学,我都还真的没有见过。
他后来邀请我去给他管理,我说我也没有相关经验,还是另请高明。没有做过散养鸡的集约化管理,能够拯救这百万只鸡,我又不是神仙!后来我受邀参观了他场地,大山深处,漫山遍野的鸡,场面壮观超乎我的想象。经过我仔细查看,鸡只由于管理跟不上,几乎有一半采食不均成了老僵鸡。经过反复衡量,现有鸡找有相关经验的接盘,然后将合作社化整为零,分片区管理。
所以说啊,这个鲜活案例告诉我们,搞养殖这个行业,不是没有奔头,是你准备不够充分,同时要知道:不管你什么时候入坑,资本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养殖业他不是你钱生钱的工具。
万能药方看都不需要看,一招半式就能包打天下,看金庸小说看多了吧!现在搞养殖,是多动多错,少动少错,不动更错,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哎,美了养殖第三产业的大哥大姐们!嘿嘿!第三产业就是我们行业做服务业的这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