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重庆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双晒”盘点3丨古人古物古镇古诗……这些鲜为人知的重庆历史令人着迷

2019/8/16 8:24:57发布227次查看
在持续火爆四个多月后,重庆“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已接近尾声。这场全民参与、影响力空前的城市形象推广活动,在展示8.2万平方公里巴渝秀美山川的同时,还揭秘讲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重庆历史故事。比如双桂堂开山祖师破山“开戒止杀”;濯水镇“天理良心”古碑;新中国第一大运河——潼南人工运河等。
除了秀美风光,重庆还有厚重的人文底色,娓娓道来的故事,进一步提升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行千里·致广大的文旅知名度、美誉度和神秘感。
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总结这次“双晒”中,那些令人着迷的历史故事。
古人传奇>
这个神奇女子代夫出征
三战三捷成“土家花木兰”
重庆自古多豪杰,既有留下“刎首留城、忠信两全”壮举的断头将军——巴蔓子,还有以军功封侯拜将,登录中国正史的巾帼英雄秦良玉。“双晒”也晒出了历史,一大批巴渝古代先民的传奇故事,通过这个活动,走进了公众视野。
花木兰代父出征是众人皆知的故事,在重庆也有一位代夫出征的“土家花木兰”,这次“双晒”,酉阳自治县就“晒”出了这个传奇——“一品夫人”白再香的故事。
那是在明万历年间,北方后金势力日渐强大,严重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为了抵金,万历四十七年,朝廷在酉阳急调四千人,并命酉阳土司冉跃龙援辽。但那时冉跃龙抱病在床,不能亲自前往。上命难违,一家人急得团团转,没有办法,冉跃龙的夫人白再香挺身而出,决定代夫出征。
随后,白再香与冉家儿郎带兵急赴辽阳,驻守虎皮、黄山等地,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白再香带领士兵,居然三战三捷,解除了后金对奉集的包围。随后,他们又援救沈阳,因在浑河失利,冉跃龙兄弟冉见龙战死,同时阵亡的还有一千多人。军队在撤回守辽阳时,又被已投降之敌军放火焚烧,死亡七百多人。
天启元年,四川西南的永宁土司奢崇明请旨,自请2万援兵像酉阳土司一样远赴东北助剿后金。朝廷同意后,奢崇明大军路过重庆时,突然发动叛乱,占据重庆,攻合江,破泸州,全蜀震动。冉跃龙奉调出征,白再香等人领兵前往平乱,因攻入重庆烧毁粮草获得军功。
在随后平定永宁之乱的战斗中,白再香皆有战功,以庶夫人之身,被朝廷诰封为一品夫人,与同时期主政石柱的秦良玉,被同誉为巾帼英雄。
提到梁平柚,许多人都吃过,却不知道梁平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本次“双晒”,梁平区就揭开了梁平柚的前世今生,这跟当地一位叫刁思卓的古人有关。
柚子在梁平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以前。据考证,1783年,梁山(今梁平)县人刁思卓考取乾隆癸卯科举人,任福建省邵武县知县。1796年(清朝嘉庆元年)解甲归田时,刁思卓引回文旦柚与本地栽培千年的夔柚进行嫁接,培养出优良母本,因其独特的味道,被称为“天然水果罐头”。
200多年来,在梁平特殊的自然环境下,梁平柚逐步优化成浓烈蜜香、纯甜嫩脆的全国柚果外香型最重的柚类品种,并与广西沙田柚、福建文旦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柚,梁平也成为“中国名柚之乡”。
现在,梁平人提到梁平柚,自然会想起引种回乡的刁思卓,也就骄傲地称他为刁老爷。为了纪念他,特地推出一个新品牌,取名“刁老爷的柚”。
古物见证>
这把“瑞士军刀”证明了
八九十万年前重庆主城“有人”
还有区县“晒”出不少出土的稀世古物,里面也是暗含玄机,颇为传奇。如大渡口区、万州区“晒”的宝贝,就特别稀罕。
大渡口区晒的,其实是一块“石头”,不过,这“石头”却非常特殊。
考古发掘评价说,正因为这块“石头”的发掘出土,把重庆主城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推到了80万-100万年以前。它其貌不扬,就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常用工具之一:手斧。
1983年,这把手斧在大渡口区马王场旧石器遗址出土。
手斧长19.8厘米、宽12.74厘米、厚约5.8厘米,下半部分还保留着石头圆润的形状,上半部分尖锐、锋利,有棱有角。检验结果显示:这把手斧是80万-10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工具,具备砍砸、刮削等复合功能,可以一物多用,类似于旧石器时代的“瑞士军刀”。
万州区晒出一件名为“虎钮錞于”的物件,它是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次水库泄洪,让这件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的“錞于王”重见天日。
1989年7月14日,一村民在万州甘宁水库泄洪洞口发现疑似古代文物的铜器,当即将这一重要情况报告给当地文物管理所,文管所派员前往调查,随后在现场清理出一件形状奇特的大型青铜器。
虎钮錞于高68厘米,中空,椭圆盘状平顶,肩部突出,圆形腹部向下收缩呈筒形。盘面中心立一圆雕老虎,顶盘上有5个阴刻的图案,分别为羽人乘舟击鼓纹、人面纹、鱼纹、白虎纹和手心纹。
虎钮錞于上的纹饰,则记录了两千多年前的巴人生活,被称为“巴蜀图语”。羽人乘舟击鼓纹就是其一,它和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号文字属同一类。
古镇沧桑>
这个神奇书院培育37名举人
堪比“清华”“北大”
在重庆大地上,散布着许多走过千百年历史的古镇老街,保持着原汁原味,寄托着无数人对乡愁的追寻和守望。而此次“双晒”活动,各区县都为众人展示了一大批历经岁月沧桑,承载千百年往来足迹的古城古镇。
铜梁、江津、渝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铜梁的安居古城,是与阆中古城、平遥古城、徽州古城齐名的“中国四大古城”,始建于隋开皇八年。原名赤水县,因境内有赤水源而得名。明成化十六年更名为安居县,取“安居乐业”之意。
安居是座江城,“清清琼江水奔流至,滚滚涪江河呼啸来”,在涪江、琼江交汇处,这座仙境般的小城在龙文化的浸润里充满灵性。安居是座文化城,在波仑山崖上,米芾手书的“第一山”个性张扬,与韩愈的“鸢飞鱼跃”相映生辉。
在安居古城,有个琼江书院,培育了37名举人,一门三进士、父子两翰林成为后世传颂佳话。古城内以李家祠堂,王恕、吴鸿恩两个翰林院和朱大夫第为典型的四合院,堪称明清山地建筑的范本。
在渝北区,也有个600年历史的龙兴古镇,据《江北县志》记载,“元末明初已有小集市,清初设置隆兴场,因传说明建文帝曾在此一小庙避难,小庙经扩建而命名龙藏寺,民国初遂改为龙兴场”。
古镇总有说不完的故事:一条为客商朋友遮风避雨的风雨廊,一座给过往旅人提供方便的驿站,一家因仗义相助而建起的“第一楼”客栈,三口救人于久旱之中的水井……这里的人们因商而富,也形成了纾困解难、诚实守信的商业精神。
在江津区,拥有中山、塘河、白沙、吴滩和石蟆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数量位列全国区县第一。这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传承了数百年至1000多年不等,印刻着江津城镇发展的历史脉络。
更值得一提的是,江津白沙镇也有一个聚奎书院,如今变成聚奎中学。书院创建于1870年,是中国西南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书院,校内“中外混搭”建筑风格的鹤年堂享有“川东第一大礼堂”美誉。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抗战文化四坝之一的江津白沙,汇聚了众多知名学者。众多名人在鹤年堂或讲学、或演说,呼吁抗日救亡。陈独秀、于右任、文幼章、陈可忠、佘雪曼等数十位各界知名人士都曾是座上宾。如今校园内,还随处可见郭沫若、陈独秀等名人的诗词题刻。
古诗古韵>
这些诗词歌赋的作者
都是如雷贯耳的旷世名人
今天我们用影音图文的方式晒文化、晒风景,讲述当地的美丽自然风光与丰厚历史人文,提升城市颜值和气质,其实,这样的“晒”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早已体现。
1294年前的那个秋天,25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顺水东下,留下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千古名篇。据考证,这是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吟咏渝中的第一首诗。
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考功员外郎韦处厚受朝廷委派到开州任刺史,闲睱之余,他登临开州城北的盛山,一口气写下了《宿云亭》《隐月岫》《梅溪》《桃坞》《茶岭》《竹崖》等12篇风景诗,统称《盛山十二景诗》。受到了一批唐代大诗人的追捧,白居易、张籍、元稹等纷纷同题唱和。诗联大卷后,大文豪韩愈亲自为《盛山十二景诗》作序,发出了“欲弃百事往而与之游”的感叹。载入《全唐诗》的《盛山十二景诗》让开州名声大噪,广为人知。
“遍舞摩围,递歌彭水,拂云惊浪……”这是北宋诗人黄庭坚描绘彭水民间歌舞的诗词。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至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黄庭坚在彭水生活了三年。在诗词中对彭水民歌多有描述。如:“歌停樽板舞停鸾”“蛮歌走饷……香凝午帐”“摩围山色醉今朝……竹枝歌是去思谣”等等。他还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其中包括闻名天下的书法名迹《砥柱铭卷》《廉颇蔺相如列传卷》等书法作品,以及近300首(篇)诗词散文。2010年,《砥柱铭卷》在北京保利拍卖公司以4.368亿元的高价成功拍卖。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韩政 张浩

重庆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